だから 私ついて行くよ どんな辛い世界の闇の中でさえ
きっと あなたは輝いて
- God Knows...
很惭愧的是,直到2024年,我才看完凉宫春日。我早就听说过这部番的名字,正如同我听说过很多番的名字一样,但是我从未鼓起过勇气去看它们 —— 听上去不可思议,但确实我诸多纠结扭曲想法中的一个。
或许是一种逆反心理,我尽量保持着和所谓ACG“经典”的距离,尝试保持着自己的某种莫名其妙的“独立性”,而让自己不彻底被“二次元”这一标签所固定。有时候我总是想这是否是我自己给自己上的思想钢印,因为从常理上完全无法解释我的心理和行为。
说起常理,这倒是与凉宫春日有所相似。凉宫春日的根本症结,在我看来,便是她作为“普通人”对常理潜意识的肯定和她奇思妙想外在性格的矛盾。
常理,说得难听一些便是作为人类必不可少,必须遵守的前提,是不允许被疑问的。也正是如此,当ハルヒ在忧郁篇最后陷入巨大的闭锁空间时,她突然发现她必须遵守的常理消失了,这是以她为常理的世界,正是如此她才不愿意回到原来的世界。
但是在阿虚吻了她之后,她发现常理和她自己的奇思妙想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她知道了,就算世界如何,阿虚永远会支持她,永远会为他承受常理的重量,永远能够成为她摆脱常理的寄托,让她的思绪能够自由翱翔不受限制。这也就是古泉在电影篇中让阿虚亲自去挽回自以为被背叛的ハルヒ的由来。ハルヒ和阿虚就这样再一次原谅彼此,继续着之前心有灵犀的关系。
其实看着阿虚和ハルヒ的互动,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心头环绕: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爱情吗?
我其实倾向于否定的答案。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更多地是一种互相支持的关系。ハルヒ给了空洞的阿虚生活的理由,和冲破一直以来霸占着他的茫然的激情。而阿虚给予的,如上所述,是ハルヒ能摆脱常理的勇气。我通常不会把这种相互扶持的关系称作爱情(的开始),而更多的是勇气的交换。我还没有看到小说后几部,他们可能会给我答案。
看完凉宫春日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最后一集(09版)给我的触动其实很大,除了过于简单日常的剧情,更是石原立也对学校杂音的始终重复。这种喧闹给人的真实感比起主角团的行动更为强烈;但是配上PPT式情景的SOS团室,又带来一种强烈的真空和失真感:本来应该是一体的课后活动被画面和声音割裂成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场景,让人不禁恍惚。观者被挤压在真实和非真的缝隙之间,配上冬天的冷色调,令其后背发凉。而阿虚视角和SOS团室视角的不定时切换,也不禁让体验过阿虚和其他人互动的观者一种割裂感。我不是很理解石原立也以这种方式收场的用意是什么,可能是让观者想起高中时代的点滴而不禁伤感,也有可能是为最后一幕的雨后回家蓄势,让这两人的故事就这样匆匆地又确实地结束。
如此,看完最终话只剩恍惚。
恍惚间想到2024只剩下两个月又一周了,标题里的“下半年”似乎言之过度,但是又确实留有痕迹。在曼彻斯特的时间宛如梦境一般飞逝,前方的两个月如同一把利剑直冲而来,一不小心便会刺穿我的心脏。凉宫春日给我的空虚感如余音绕梁,而空虚感正是罪恶感的前兆。我想摆脱这种空虚,但是它就如同麦当劳的酱汁一般,越想摆脱越黏在你的手上。
2024.10.13
于曼彻斯特的宿舍